欢迎访问安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!
无障碍| 繁體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
英雄故乡祭英烈 跨越时空传精神
来源: 安阳日报 发布时间:2025-05-28

    5月的太行云雾低垂,满目苍翠如浪起伏。林州市临淇镇占元村掩映在郁郁绿意中,叶尖晨露似泪痕,缅怀英烈。

今年是孙占元诞辰100周年。5月10日清晨,两位步履沉重的老人——志愿军将士后人张爱民、崔遂川,怀揣着跨越73年

的思念,踏上这片浸染着英雄热血的土地,在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的故乡,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。


    走进孙占元旧居,63岁的张爱民凝视着堂屋中央孙占元的塑像说:“孙叔叔,我父亲常说,您是上甘岭阵地上的‘

钢铁脊梁’。”她的父亲张计发,正是电影《上甘岭》中连长张忠发的原型,曾与孙占元在上甘岭的坑道中并肩作战。


    74岁的崔遂川打开帆布包,取出一本泛黄的《步兵战术手册》,扉页“崔建功”的签名已模糊不清。作为志愿军15

军45师师长崔建功之子,他缓缓道来:“父亲说,战役前夜,您借着坑道烛光与他推演战术,坚定地说‘要把敌人钉死

在山前’。这句话,成了45师刻在骨子里的誓言。”


    展柜里,一双皮鞋静静摆放着,诉说着一段跨越时空的战友情。上甘岭战役开始前,孙占元与战友易才学在坑道里

谈及胜利后的打算,他笑着说:“等打完仗,我要买双皮鞋,去天安门照张相,再回老家娶个媳妇。”然而,战斗打响

后,孙占元为掩护易才学,双腿被炸断仍以身体为掩体射击,最终拉响捆成一束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。易才学回国

后始终难忘战友的遗愿,2005年弥留之际,他叮嘱儿子易新黔:“一定要代我到孙排长的故乡,给他捎去一双皮鞋。”

2014年农历正月初四,易新黔一家人辗转来到孙占元旧居,在英雄的雕像前献上皮鞋,并将父亲坟头的黄土埋进冬青树

下,完成了这场跨越时空的约定。


    占元村党支部书记孙美荣一一向大家介绍旧居中陈列的英雄遗物,她语气坚定地说:“英雄的精神是我们最珍贵的

财富。如今的占元村,正带着这种力量在乡村振兴路上大步向前。”


    孙占元旧居访客不断,当天不仅有远道而来的张爱民、崔遂川,还有从北京专程赶来的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

军研究分会常务副会长肖平、《孙占元》影视创作组人员以及从安阳市赶来的抗美援朝英雄后代杨凯等人。


    张爱民现场分享了父亲的战地日记,1952年10月19日的记载触目惊心:“占元同志双腿被炸断,仍以身体为掩体射

击,最后与敌同归于尽……”她面对孙占元的塑像哽咽着说:“父亲说,您牺牲时距敌群仅5米,最后一句话是‘别管我

,守住阵地’。”


    “这场跨越73年的祭奠,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。”张爱民说,“我们要让子孙后代知道,今日的和平与富足,是无

数像孙占元这样的英雄用生命换来的。”


    随行的《孙占元》影视创作组用镜头记录下每一个感人瞬间,立志以英雄事迹为蓝本创作更多有力量的作品。


    肖平感慨地说:“15军在上甘岭战役中打出了国威、军威。45师作为主战部队,涌现出无数像孙占元这样的英雄。

他们中有很多都是来自太行山的硬汉,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‘人在阵地在’的铁血誓言。我们必须将这种精神代代传承

。”


    孙占元烈士广场上,青松翠柏间,纪念雕塑巍然矗立。张爱民、崔遂川一行肃立雕塑前,为英雄献上鲜花与美酒。


    “我们依托红色资源,打造了‘红色旅游+特色农业’发展模式。”孙美荣说,“英雄精神是我们的根,更是推动发

展的魂。去年,村里红色旅游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。”


    如今的占元村,正以乡村振兴的亮眼答卷,让英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。


【打印】【关闭】